新闻中心
五金冲压件的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​
信息来源:www.dgspe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09.16

五金冲压件在完成塑性变形(冲裁、弯曲、拉伸等)后,其内部组织往往存在残余应力、加工硬化、晶粒变形等问题,直接影响终使用性能。热处理作为关键后处理工序,通过控制加热、保温和冷却过程,能显著优化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,从而赋予或提升冲压件所需的综合性能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
1.优化力学性能:

提高强度与硬度:淬火(快速冷却)是手段,能将奥氏体转变为高硬度的马氏体,显著提升零件的表面硬度和整体强度(如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)。这对于承受磨损、冲击或高负荷的零件(如弹、刀片、耐磨垫片)至关重要。

调整韧性与塑性:淬火后的马氏体通常硬而脆。回火(中低温再加热)能有效降低脆性,提高韧性和塑性,使零件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同时,具备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和变形适应性。退火(缓慢冷却)则能软化材料,消除加工硬化,提高塑性,便于后续加工(如深冲后再次成型)或改善切削性能。


2.消除内应力,稳定尺寸:

去应力退火:冲压过程(尤其是弯曲、拉伸)会产生严重的残余应力,导致零件在后续加工、存放或使用中发生变形、开裂。低温去应力退火(低于相变点)能有效松弛这些内应力,提高尺寸稳定性,减少变形倾向。

时效处理:对于某些合金(如铝合金),时效处理能析出强化相,同时稳定组织,减少长期使用中的尺寸变化。


3.改善耐磨性与疲劳强度:

表面硬化:渗碳、渗氮、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,能在零件表面形成高硬度、高耐磨性的化合物层或扩散层,同时保持心部的良好韧性。这大大地提高了齿轮、轴套、导轨等运动摩擦件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。

淬火+回火:通过获得均匀细小的回火组织(如回火索氏体),能显著提高零件的整体疲劳强度,延长在交变载荷下的使用寿命。


4.改善加工性能:

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能降低硬度,细化晶粒,使材料更易于进行切削加工、冷镦、攻丝等后续工序。


总结:热处理工艺是调控五金冲压件终性能的“钥匙”。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类型(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、表面处理等)并控制工艺参数,可以针对性地提升零件的强度、硬度、韧性、耐磨性、疲劳强度,有效消除有害残余应力,保证尺寸精度和稳定性,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五金冲压件在服役寿命、可靠性及功能上的严苛要求。忽视或不恰当的热处理,往往导致零件性能不达标、早期失效或加工困难。

五金冲压件定制